6月28日至29日,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聊城大学承办的“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在聊城大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全球地区权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区域国别学的前沿理论与多学科交叉创新。青岛工学院社科联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组织学校优秀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展现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的担当和胸怀。
在座谈交流环节,青岛工学院“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上合地方经贸示范区法律与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刘蕾作精彩发言。她紧扣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一时代命题,系统分享了青岛工学院在产教融合、区域服务、法治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详细介绍了服务上合示范区法治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包括涉外审判巡回法庭、多语种法律服务平台、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风险防控、双语仲裁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举措。这些创新经验不仅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和国际法治影响力,也为中国与上合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可推广的参考案例。

据悉,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与上合国家深化合作的背景下,青岛工学院组建了数个科研团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系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科研合作与技术攻关,积极贡献智慧与方案,不断探索中国方案的国际化路径。此次经验交流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岛工学院青年学者的学术风采和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学校服务国家、融入区域、胸怀天下、造福人类的学术使命与责任担当。未来,青岛工学院将继续以开放、合作、创新的姿态,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魏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