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各处室(中心)、各二级学院:
按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为做好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流程
申报者首先提交电子版材料,由科研处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公示后,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最终版),推荐上报。
二、申报所需材料
1.形式审查所需材料
(1)《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申请人+题目)。
(2)《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论证活页》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活页+题目)。
申请书、活页打包命名为:研究院课题申报+题目
(3)《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命名格式:XX学院+申报汇总表)。
2.校内评审通过后所需材料
(1)《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纸质版(A4双面打印,一式4份)及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申请人+题目)。
(2)《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论证活页》纸质版(A4双面打印,一式4份)及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活页+题目)。
申请书、活页打包命名为:研究院课题申报+题目
(3)《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命名格式:XX学院+申报汇总表)。
三、时间安排
各单位将申报所需电子版材料于12月16日以部门为单位通过企业微信统一发送给周晓阳,评审通过后提交纸质版及电子版材料。
四、其它
1.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课题申请人,应具有两位所申报课题领域的正高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否则课题申请无效。
2.申报书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课题参加人员不超过10人,含课题申请人。
3.预期成果及结项要求
预期成果包括数字化成果一项,以及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等形式之一,成果要求内容紧密契合选题。
(1)重点课题
须完成课题相关的数字化成果一项,并经专家鉴定通过。同时,须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核心及以上)公开发表与选题相关且唯一署名项目基金的学术论文1篇,或撰写相关主题的专著1部(不少于10万字);或研究报告5万字以上,且需要提供市厅级(或相当于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智库专报、咨政报告或研究成果采纳证明。
(2)一般课题
须完成课题相关的数字化成果一项,并经专家鉴定通过。同时,须在国内学术期刊(知网检索)公开发表与选题相关且唯一署名项目基金的学术论文1篇,或撰写相关主题的专著1部(不少于10万字);或研究报告2万字以上,且需要提供县处级(或相当于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智库专报、咨政报告或研究成果采纳证明。
4.以部门为单位提交,若学院或部门提交2份及以上的,请部门内按书写质量排序后再交到科研处。
5.禁止一题多报,同一题目不得申报多个课题。
6.其他事宜详见附件。
联系人:周晓阳 联系电话:82285177
地址:行政中心B007
附件:1.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关于联合发布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指南并开展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
3.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论证活页
4.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院2024-2025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科研处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