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各处室(中心)、各二级学院:
按照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为做好2025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流程
申报者首先提交电子版材料,由科研处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公示后,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最终版),推荐上报。
二、申报所需材料
1.形式审查所需材料
(1)《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2024修版)》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申请人+题目)。
(2)《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4修改版)》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活页+题目)。
申请书、活页打包命名为:申请人+题目
(3)《2025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命名格式:XX学院+申报汇总表)。
2.校内评审通过后所需材料
(1)《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2024修版)》纸质版(A4双面打印,一式4份)及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申请人+题目)。
(2)《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4修改版)》纸质版(A4双面打印,一式11份)及word电子版(命名格式:活页+题目)。
申请书、活页打包命名为:申请人+题目
(3)《2025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命名格式:XX学院+申报汇总表)。
三、时间安排
各单位将申报所需电子版材料于4月1日以部门为单位通过企业微信统一发送给周晓阳,评审通过后提交纸质版及电子版材料。
四、其它
1.申报条件
(1)申报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条件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推荐者务必在纸质申报书上手写签名)。
(2)申报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3)申报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职称或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申请自筹项目的负责人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2. 结题要求
(1)结题条件:
中心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不限,据实公开发行(出版)专著或论文或作品等。
重点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结项:①公开出版专著1部;②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③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结项:①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2篇;②在CSSCI来源刊物或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③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1篇并提供作品(设计产品、动画作品、画册、模型等)原件。
(2)有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结项: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专家建议》、省规划办《重要成果专报》采纳或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3)成果形式为论文或者调研报告者完成时限为一至二年;成果形式为专著者完成时限为二至四年。具体要求根据立项通知执行。。
3.以部门为单位提交,若学院或部门提交2份及以上的,请部门内按书写质量排序后再交到科研处。
4.禁止一题多报,同一题目不得申报多个课题。
5.其他事宜详见附件。
联系人:周晓阳 联系电话:82285177
地址:行政中心B007
附件:1.2025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公告
2.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指南
3.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2024修版)
4.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4修改版)
5.2025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
科研处
2025年1月17日